欢迎进入林产业专题!
位置:林产业>>资讯>>政策>>内容阅读
全国首个“竹”主题摄影大赛在成都举行年终总评

国内首个“竹”主题摄影赛事——中国宜宾“长宁·蜀南竹海”全国摄影大赛在成都举行年终总评。(新华网四川频道记者 江宏景 摄)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右一)、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贾跃红(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陈燮在评选现场。(新华网四川频道记者 江宏景 摄)

28日下午,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华社图片中心主办的国内首个“竹”主题摄影赛事——中国宜宾“长宁·蜀南竹海”全国摄影大赛在成都举行年终总评。经过近3个小时投票比选,《苍山如海》、《竹海胜蓬莱》、《绿色家园》分获相机组金银铜奖,《竹石林(组图)》、《俯瞰》、《竹海晨光》获得手机组前三名。

“《苍山如海》,光影运用很好,镜头感也不错,拍出来像一幅水墨画,从前景到远景,层次分明,蜀南竹海之所以称为‘海’,的确名不虚传。”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说。

参赛作品总体质量较高,且主要由摄影爱好者拍摄,显示了风光摄影雄厚的民间基础,这是专家评委达成的一个共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黄文说:“相机和手机都只有3个获奖名额,感觉有点少,但不管能否评上,这些作品都没有输家”。

手机摄影擅长抓拍鲜活灵动的细节,正在成为相机摄影的补充和完善。银奖作品《俯瞰》得到普遍点赞:一只猫盘踞在岩石上,俯瞰两山之间的茂竹深壑。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贾跃红说,“猫眼看竹海“创意独树一帜,且适合手机拍摄,细节表现力强,构图能带给人丰富联想。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黄文在评选手机组作品。(新华网四川频道记者 江宏景 摄)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呈选在评选相机组作品。(新华网四川频道记者 江宏景 摄)

风光摄影与人情百态如何相得益彰,是摄影家们热议的又一话题。“风光摄影占据了统治地位,反映民间生活的作品较少。”徐祖根建议,往后如果还要继续进行比赛,建议参赛者把镜头更多对准老百姓,去诠释“地灵”与“人杰”的内在脉络。

“我对一张‘竹宴’主题的黑白图片印象很深,光影不错,更给人很浓的人情味,蜀地不光景色好,美味也令人向往,可惜奖项所限,它最终没能入选前三。”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霍伟的遗憾引起评委共鸣,纷纷推荐该图片参加2015年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之一,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毅说,与以往的景区图片相比,这次大赛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回去后会认真梳理归类,通过出画册、办巡展、推荐参赛等方式,进一步用好大赛成果,把蜀南竹海和宜宾的美好形象更好地推向海内外市场”。

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新华社四川分社图片总监陈燮透露,年终总评颁奖仪式将于明年春天在蜀南竹海举行。(新华网四川频道记者叶含勇)

转载地址:

(编辑 何亚萍)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