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焦玉海 通讯员蒋三乃报道 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日前印发实施。《规划》明确了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衔接的未来35年全国森林经营的基本要求、目标任务、战略布局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国森林经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出了全国森林经营未来35年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以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尊重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分类经营、分区施策,创新政策和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森林经营水平,促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功能,持续获取森林生态产品,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作出积极贡献。
《规划》提出,森林经营要坚持多功能经营、多效益统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造抚并重、保育结合,突出森林抚育的原则;坚持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突出主导功能的原则。坚持政府扶持、市场驱动,激励经营主体自觉经营的原则。《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近期为2016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50年。
《规划》提出,全国森林经营的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森林经营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的森林经营理论、技术、政策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全面推进。一是森林总量和质量持续提高。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森林蓄积达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到95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到4.8立方米以上。混交林面积比例达到45%以上,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5亿吨以上,森林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以上。森林经营示范区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到150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到7立方米以上。重点林区森林质量达到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森林的生态服务、林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明显提升。二是森林经营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建立森林经营规划制度,全面编制和执行全国、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和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完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优化主要树种经营技术模式,基本建成以森林作业法为核心的经营技术体系;建设森林经营人才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良好,适应林业发展要求的森林经营专业技术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施工作业队伍。
全国森林经营的远期目标是,到2050年,中国特色的森林经营理论、技术、政策、法律和管理体系全面建成,中国森林经营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森林经营对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效能的贡献持续提升。全国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森林蓄积达到230亿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达到121立方米以上,每公顷乔木林年均生长量达到5.2立方米以上。(下转B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