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评估竹林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
时间:2016-01-29
作者:
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为期半年的“赤水气候适应型竹林景观管理”项目日前收官,并于1月12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召开项目总结会。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区竹林景观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竹林产量明显增加,并在国内外首次针对竹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脆弱性进行了评估。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瑞士驻华使馆公使高晟安出席会议。费翰思说,竹林在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竹子根系发达,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坡稳定性。竹子生长速度快,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还可以频繁地砍伐,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竹产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国际竹藤组织将与遍布亚非拉地区的成员国分享赤水经验,分享有关气候变化脆弱性的评估模型,推进南南合作关于气候适应型竹林景观管理技术的完善、交流与普及。
2015年6月27日,国际竹藤组织、瑞士发展合作署与贵州省赤水市政府签署三方合作谅解备忘录,启动赤水气候适应型竹林景观管理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在赤水市推广、示范气候适应型竹林景观管理技术,提高竹林产量,增强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项目实施后,赤水示范农户材用林产量每亩提高了0.53吨,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40元;笋用林产量每亩提高了197公斤,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593元;笋材两用林每亩预计成竹增加15株以上、每亩采挖冬笋23公斤,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196元。项目对赤水市竹林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开展了评估研究,形成了《贵州省赤水市竹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气候变暖,赤水市竹林脆弱性总体上较低,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而赤水市海拔梯度较大,可有效抵消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对竹林生长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