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林产业专题!
位置:林产业>>资讯>>市场>>内容阅读
及凌云处尚虚心

  中国是竹子王国,但中国竹业的真正崛起,却发生于最近20年。

  短短20年,中国竹业迅速发展壮大,令世界瞩目——竹子这种原本生长在农家房前屋后为人们维持简单生计的植物,走进联合国,在全球最高政治、经济、文化殿堂绽放光彩;竹子研究攻关取得重大成就;竹文化发扬光大。竹子在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缓解气候变化、脱贫致富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竹业迅速崛起?答案有很多,其中,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和中国竹产业协会,堪称牵引竹业腾飞的重要引擎,注定将载入史册。

  作为这三大机构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和领军者,江泽慧对它们的创建和发展贡献过智慧,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充满深切的关爱。

  领军国际竹藤组织,让竹藤走上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1997年11月6日,是世界竹藤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天,国际竹藤组织(INBAR)宣告正式成立。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当《成立国际竹藤组织协议》庄严落笔签字时,江泽慧充满了喜悦与感慨,倡导并促成第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中国落地的艰辛历程,清晰地呈现在她的眼前——1995年,成立国际竹藤组织的意向浮出水面;同年9月,INBAR国际筹备小组第一次会议原则通过将总部设在中国的决议。1995年11月14日,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总裁贝赞松先生致函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宋健;12月4日,宋健复函,代表中国政府欢迎INBAR将总部设在中国。1996年3月,中国政府成立中方筹备领导小组,江泽慧任组长。从此,中方筹备领导小组开始了长达一年零十个月的创建之旅,不仅要协调国内多个部门,还要直接与国际协调机构和发起国交流与沟通,进行双边、多边会谈,共同推进INBAR国际化进程。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一切的艰辛努力,都在《成立国际竹藤组织协议》签署的那一刻,化作欣慰的暖流……

  INBAR一成立,江泽慧便受命担当董事会联合主席。她紧靠东道国政府的坚实臂膀,携手外方主席,与INBAR成员国以及国际合作伙伴一道,带领这个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千百年来为农家维持生计的竹藤资源,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近20年来,国际竹藤组织从一个起步于竹藤研发项目的国际组织,发展为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致力于扶贫、环保和绿色发展的竹藤国际发展机构,成为倡导竹藤生态文明、开拓竹藤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已从成立之初的9个发起国,发展到2016年的42个,在厄瓜多尔、印度、埃塞俄比亚和加纳设立了区域办事处,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已有130多个,活动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竹藤产区与消费区。

  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环境、政府、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