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林产业专题!
位置:林产业>>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媒体:原创 作者:江西林业科技
发布:江西林业科技 2012/2/4 10:15:05

前言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余市林业局、江西省林业厅科技处、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锦明、胡加林、黎兵根、余江帆、李纪元、李新、邹根荪、杨金星、肖青、赖笋芽、邓宗富、赵学民。

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丰产林培育幼林成林管理,造林地选择、清山整地、造林密度、栽植、抚育、施肥、间种、采果、产量、质量指标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1999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 1328~1999油茶丰产林

《植物检疫条例》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3 营造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

3.1.1 立地条件及等级划分

在适生区域内选择没有水、土壤、大气等污染的造林地。立地条件以土层厚度、土壤肥力、坡度和石砾含量四个主要因子划分,其指标见表1。

表1

等级

坡度 (°)

石砾含量(%)

土层厚(cm)

肥力(腐殖层 0~30cm)

有机质(%)

全 N(%)

容重

≤15°

≤20

≥100

≥1.8

≥0.14

≤1.00

16°~25°

21~30

60~99

1.0~1.7

0.09~0.13

1.01~1.30

注: Ⅰ级最优,Ⅱ级为适宜立地条件。

3.1.2 选择方法

选择海拔300m、相对高度150m、坡度25°以下,土壤疏松,土层厚度60cm以上,石砾含量不超过30%,排 水良好,较肥沃,光照充足,pH值5~6的酸性红壤。

3.2 良种选择

栽培区以普通油茶为主。宜种植大、中果类型。经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

3.2.1 配置

无性系配置必须花期相遇,成熟期一致,安排五个以上无性系混合搭配。

3.2.2 苗木规格

一年生苗高度12cm以上、二年生苗高30cm(从嫁接口处起量)以上,顶芽饱满,根系发达,亩产量

5~8万株。起苗时苗田的土壤必须湿润,晴天应安排早晚起苗,苗木出圃要注意保护根系,分级包扎,一年生苗用塑料袋保湿,装车后,苗木在车上时间不得超过18h,晴天苗木下车后及时打泥浆。随起随运随栽。

3.2.3 提倡使用容器苗

轻基质容器苗具有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无缓苗期,生长快,造林季节长等优点,应成为营造油茶林的首选苗。造林方法与裸根苗相同。

3.3 施工设计

清山整地前,根据地形和造林面积大小,采用 1:5000 比例尺将造林地面积、运输、机耕道路、通 电、排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测绘成图,并作好造林设计。

3.4 清山整地

3.4.1 清山

将造林地的杂草、杂树、灌木、树蔸等清理干净。

3.4.2 整地

整地在造林前三、四个月的秋季进行,坡度在 15°以下的缓坡,实行全垦整地挖穴。坡度在 16°~25°以上坡面较长的山坡,沿等高线先进行带状整地再挖穴,梯带要外高内低(斜面 3°~5°),并有 保留带,防止水土流失。穴规格 50 cm×50 cm×40cm,每穴施复合肥或菜枯饼肥 0.5kg,也可施用农家肥,培土时先将表土、底肥在 30cm 以下搅匀,再回填返穴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地面 15cm 左右,以防 松土下沉积水。

3.5 造林密度

土壤条件好,进行间作的,每 hm2 栽植 1650 株(株行距 2m×3m)左右;土壤条件较差的,不搞间 作的,每 hm2 初植 2505 株(2m×2m)左右。

3.6 栽植

栽植季节,应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择阴雨天栽。植苗要领:分级分种、穴土细碎、苗杆端正、略为深栽、根系舒展、分层捶紧、根土密接、上覆松土。用湿草遮盖苗木根系,以保持湿润,切忌风吹日晒,力争当天栽植完毕,栽不完必须假植。

3.7 造林质量指标

当年秋后成活率达 85%以上。

4 幼林管理措施

4.1 保护

严禁人畜进入践踏。

4.2 套种

在林间可套种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但忌种藤本作物,间种作物应离蔸 50cm。

4.3 松土除草

4.3.1 方法

栽植当年 5~6 月培蔸,避免露根和积水。第二年开始每年松土除草二次,第一次 5~6 月上旬,第 二次 9~10 月,忌高温季节抚育,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冠内浅、冠外深、逐年深。并结合扶苗培蔸,将除去的杂草铺在蔸下,用土覆盖,既作肥料,又可保湿。

4.3.2 化学除草

选用高效广谱低毒,新型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如草甘膦,在杂草生长旺季用 3~5%喷雾,可有效 杀灭禾本科深根性杂草,发现白茅草(丝毛草)15d~20d 后再喷一次。

4.4 补植

造林 1~3 年内,须做好补植工作。2~3 年后的保存率达到 95%以上。

4.5 施肥

4.5.1 施肥时间与方法

结合幼林抚育进行,一年 1~2 次,冬季施农家肥,早春施速效肥。采用环状沟和平行沟施。即在树冠投影外挖深 20cm~30cm 环状沟或平行沟,将肥料埋入土中。

4.5.2 油茶幼林不同龄期的施肥量

油茶幼林不同龄期的施肥量见表2。

表2 单位:kg/hm2

年 份

种 类

复合肥

磷 肥

尿 素

农家肥 (不少于)

第一年

150

412.5

37.5

8250

第二年

150

82.5

52.5

11550

第三年

225

/

82.5

14850

第四年

300

/

127.5

21450

第五年

375

/

/

26400

4.5.3 根外施肥

可在生长季节(4~5 月),用 20~30mg/kg 的赤霉素或 0.5mg/kg~1mg/kg 的三十烷醇喷洒叶片(晴天喷后 6h 内不下雨)对促进油茶幼树抽梢发叶效果相当显著。

4.6 防虫

每年的油茶抽春梢展叶时是害虫活动最猖獗的时期,常见的害虫有:金龟子、象甲,茶梢尖蛾,卷叶蛾、织蛾(蛀茎虫)等,根据各种害虫的生活习性,采用乐果乳剂(500~1000 倍液喷洒)、甲氰菊脂(按使用说明书配水喷洒)等低残留农药以及森得保 0.18%阿维·100 亿活芽孢/克苏湿粉剂(按使用说明书配水喷洒)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4.7 修剪整形

为了促使树体生长发育,形成分枝均匀的饱满树冠,栽植时,苗木如无侧枝且长度超 50 ㎝的,在50 ㎝处截顶。栽植以后最好控制油茶早期结实,10 月份第二次抚育时摘除花蕾,促使养分集中用于抽 发壮枝、扩大树冠。幼林的修剪宜轻,脚枝、病虫枝应全部剪修,徒长枝,可根据实际情况酌量合理修剪,控制树冠高生长,促使侧枝发达。修剪应在前三年进行。

5 幼林产油量指标

幼林产油量指标见表3。

表3 单位:kg/hm2

林 龄(年)

立 地 条 件

I 级

Ⅱ级

5

120

75

6

300

225

7

450

375

8

525

450

6 成林(林龄九年以上)经营措施

6.1 垦复

每年至少浅锄一次,三年深挖一次,秋季浅锄 10cm 左右,冬季深挖 20cm 左右。做到冬春稍深、夏 秋稍浅;荒山稍深、熟山稍浅;平地稍深、坡地稍浅;冠外稍深、冠内稍浅。

6.2 施肥

大年早春多施复合肥,按冠幅面积 0.25 kg/㎡~0.5kg/㎡, 有条件的多施农家肥,每株 25kg~50kg,草木灰 2.5kg~5kg。小年以磷、氮肥为主,按冠幅面积 0.15kg/m2~0.3kg/m2 施入。严禁在油茶林地铲 草肥田。

6.3 修剪

6.3.1 修剪方式

疏删轻剪为主、修下脚枝、病虫枝、干枯枝、寄生枝、衰老枝和无用的徒长枝,树冠高控制在 2.5m以下。

6.3.2 修剪注意事项

①修剪以冬季为宜。②每次修剪强度不宜过大。③修剪适宜疏删,不宜短截。④修剪要与垦复、施肥、间作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配合。⑤切口要平滑。⑥修去的病虫枝尽快搬出林外处理或烧毁。

6.4 调整林相

成林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林龄等因素综合分析,根据林分现状进行调整,留优去劣、间密补疏,力求分布均匀,株行距整齐,每亩保持 80 株左右。

6.5 培育油茶授粉蜂

6.5.1 授粉昆虫

油茶授粉昆虫有蝇、蚁、虻、蛾、蝶、蜂等 40 多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蜜蜂,如:大 分舌蜂、油茶地蜂、坟地蜂、湖南地蜂等,必须加以保护。

6.5.2 培育方法

充分利用土蜂,必须做好几点:①土蜂 10~11 月下旬羽化出土,这时不要在油茶林内熏烟烧火或 喷洒农药。②要通过垦复、筑梯田、挖竹节沟,埂上挖马蹄坑等引土蜂筑巢。③在无蜂区的梯埂壁上或土壤疏松的树冠下挖坑、洞,在其壁上打 1~1.5cm 宽,30~40cm 深的引蜂孔,然后引放正在交尾或已交尾的雌蜂,每孔一只。每亩集中引放 30~50 孔。

6.6 主要病虫害防治

6.6.1 加强管理,改善环境

油茶炭疽病、烟煤病、软腐病在雨多、湿润季节发生严重,象甲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应创造一个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对于炭疽病严重且历年发病株以及织蛾(蛀茎虫)危害的枝条,要砍除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甲虫以幼虫在土表越冬,冬季要深挖。施肥要注意用量搭配,过多施氮肥易感病,适量搭配磷、钾肥以提高树体抗性。

6.6.2 严把检疫关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未经检疫苗木严禁调进或调出。调苗应按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和农业部、原林业部《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严格把关。

6.6.3 利用天敌

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类、鸡防治油茶尺蠖。

6.6.4 及时防治

对炭疽病要清除病源,冬季垦复修剪、深挖、深埋或烧毁带病的枝、叶、蕾芽和果实。对带菌传播的象甲、金花虫等害虫,在发生前期和中期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7 成林产量指标

7.1 产油量指标

按立地条件等级:I 级 750k/hm2,Ⅱ级 675kg/hm2。

7.2 质量指标

果实:鲜果出籽率 42%以上,干出籽率 23%以上,种仁含油率 40%以上。

8 果实采收

8.1 采收时间

适时采收,严禁提早采摘。寒露籽(小叶油茶)在每年 10 月 8 日左右开始采收,霜降籽(大籽) 在每年 10 月 25 日左右开始采收。

8.2 采收方法

采收果实正是油茶含苞待放时期,严禁折枝和捋枝取果。

8.3 果实处理

果实采收后,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1m、时间不得超过 7 天。要及时摊晒脱粒,除净杂物,晒干或烘干种仁。

9 验收

9.1 面积

用仪器实测或按测量过的施工设计图逐块核实。

9.2 鲜果产量

在每一片林地东、西、南、北四向,随机抽样各选择一块样地(5×5 株)摘果称重量,按密度计 算出单位面积产量。

9.3 产油量折算

鲜果产量×6.5%折算。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