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林产业专题!
位置:林产业>>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一、调节竹林结构

l、定量留笋养竹

低产毛竹林应严格控制挖冬笋,或不挖冬笋、严禁刨鞭寻笋,采用开穴采笋,春节前采笋1-2次,挖笋后必须回填笋穴。春笋应及早采挖,出笋初期的小径笋、弱笋、浅鞭笋,以笋尖露出士面为准,不要挖取未出土的竹笋;而个体较大的早期笋则应留养,不宜采取一刀切,一般间隔2-3天选挖一次。竹笋大量出土的中期或出笋盛期,则着重选择大径级健壮竹笋留养成竹,并注意分布均匀,竹林出笋大年每亩留养60-80株,出笋小年则注重选留大径级竹笋达到每亩年均选留春笋40-50株,以保证竹林新竹的增长量,无需过多地留养。其余的小径级竹笋和出笋后期的竹笋,除林窗、林缘处个别选留外,均应及早挖取利用,挖笋后必须回填笋穴。

2、合理采伐

毛竹林必须留足三度(1-5年生)竹,适当保留Ⅳ度(6-7年生)竹补空,分年采伐Ⅳ度(6-7年生)竹,维持竹林Ⅰ至Ⅲ度竹各占30%,Ⅳ度竹占10%的定量结构,以达到采伐年龄的立竹数量来确定每年采伐量,严格实行定龄定量采伐,具体数量视竹林各龄立竹量现状而定,总的原则是砍伐量不能高于生长量。同时砍伐季节要适当,主要在冬季进行,当年新竹抽枝展叶后的梅季也可适量砍伐,其余时间原则上不砍伐,砍伐无时将影响竹林正常生长,严重导致竹林衰败,同时也会影响竹材的使用价值。

二、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1、林地清理:首先全面砍除林内杂草灌木,适量保留林内混生的窄冠型阔叶树及林窗中的针叶树,包括部分幼树,其树冠投影面积控制在30%以下,每亩约留10-15株,其余全部砍除。同时伐除雪压、病虫、桔死毛竹及部分胸径6cm以下的小径毛竹,和9年生以上的老毛竹,以改善竹林空间环境,除粗大杂灌木运出利用外,细小枝丫,杂灌必须砍碎散布林地,腐烂后成为肥料。

2、劈山抚育:林地全面清理后,每年夏季(6-8月)劈山抚育一次,劈除林内杂草灌木,连续劈山抚育三年后,视林地灌杂情况,可实行隔年劈山抚育。

3、林地垦复:在立竹密度160株/亩以上,坡度平缓的林分,实行翻垦林地,清除树桩、历年竹伐蔸、老竹鞭、以改善毛竹行鞭孕笋的土壤环境。间隔6年翻垦一次,于大年新竹抽叶后的7-8月间翻垦,深度要求30cm左右,将杂草翻埋土内,并深埋跳鞭。

4、竹林施肥:视经济条件和竹林土壤肥力状况增施肥料。一般每亩施尿素(或等N量的碳铵)15-20公斤,或油菜枯饼150公斤。化肥于出笋小年(孕笋年)秋季施入,提倡蔸施(在竹蔸上打通竹节放入肥料,再覆土。方便快速,肥份又不易流失),也可采用株穴施,即在立竹上坡方向距竹基部30cm处挖施肥穴,穴深20cm,施入化肥,立即复土埋实。饼肥于出笋大年新竹开枝展叶后的夏季施入,采用林内开沟埋肥,即按间距l米开水平条沟、沟深20cm以上,l米长沟内投肥约0.25公斤,投肥后及时复土。

5、适度钩梢:冬季冰雪损害严重的竹林,实行钩梢,于10-11月进行,当年新竹钩梢,留枝15盘以上,以减少冰雪灾害损失。

三、注重生态平衡

1、山坡竹林上部或山顶、山脊部分宜保留阔叶、针叶树乔木林或灌木林,以形成山顶戴帽式的块状混交;竹林边缘宜多保留混生树种和适量灌木,以形成边缘保护带。

2、不宜经营大面积毛竹纯林,竹林内应保留少数混生阔叶(针叶)树,包括幼树、混生树种数量一般控制在树冠投影面积30%以下。

3、竹林的全垦抚育与劈山抚育交叉进行,实行下坡竹林全垦,上坡竹林劈山砍杂,缓坡竹林全垦,陡坡竹林劈山,不搞一刀切。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