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林产业专题!
位置:林产业>>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大径级材用毛竹林培育技术要点

大径级材用毛竹林培育技术要点

随着竹胶板、竹凉席、竹地板等竹材加工业的发展,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径级竹材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资源则越来越少,因此定向培育大径级毛竹林是当前生产之急需,既可提供市场急需大径级竹材,又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大径级材用毛竹林应选择位于山谷台地,山麓缓坡和位于低山坡中、下部,高丘山地山脚缓坡,土壤疏松、湿润,腐殖质丰富或较丰富,土层厚度100厘米或80厘米以上的I、II立地级竹林,以及位于低山坡上部、低丘地,土壤疏松、潮,腐殖质中等,土层厚60厘米以上的1II立地级竹林,按生产大径级竹材为主要产品,实施定向培育技术。

(一)调节竹林结构

竹林结构关系到竹林利用环境资源、制造养料、繁衍更新和发挥竹林功能效益的能力,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

1、通过砍伐调节林分组成。竹林中应保留深根性、窄冠型阔叶乔木树种,其比晕(以树冠投影计算)小宜超过30%,以提高林地肥力自我调节能力和竹林抗逆性能力,其余应砍除。同时应全部清除林内灌木、杂草,维持竹林组成混交结构。

2、严格按竹龄控制立竹砍伐数量。每年砍伐6-7年生竹,使竹林维持每亩立竹180-220株的密度,1-3度竹各占30%,4度竹占10%的年龄组成比例,为培育大径级竹材创造良好的年龄结构。

3、材用林不挖冬笋,春笋以留养为主,每亩选留地面直径10厘米左右的大径级竹笋60-70株留养成竹,并注意尽可能在林地分布均匀。及时疏挖地面直径9厘米以下的小径级竹笋、弱笋及退笋,特别是出笋前期和后期的小径级竹笋,促使大径级竹笋成竹,达到竹林立竹个体大而整齐。

(二)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改善竹林生长条件,为竹林提供更多的养分和更佳的生长空间,以改善竹材品质和提高经济产量。

1、每年7-8月劈除林内杂草灌木,连续劈山二年后,若竹林立竹度大,林内杂草、灌木稀少,一般可隔年劈山或不劈山。

2、每隔4-6年全垦抚育一次,于发笋长竹当年盛夏或冬季进行,深翻30厘米结合清除树桩、竹篼、老竹鞭等。坡度25°以上地段竹林,宜采用水平带状垦复。

3、于孕笋年(出笋小年)9-10月及春季竹笋出土前一个月,每亩施入含氮量4kg、磷1.3kg、钾2kg的化肥或其它肥料,采用株穴施或沟施法,以增加新竹数量和提高新竹胸径。

4、加强竹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执行防重于治的方针,积极防治,杜绝和减少毁灭性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