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林产业专题!
位置:林产业>>资讯>>技术>>内容阅读
保护珍稀乡土树种 推进林业生态富民——探访湖北省首个林业专项债项目

在山区林区,林业富则乡村富、林业兴则乡村兴。作为湖北省第一个利用地方专项债实施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乡土树种繁育项目——襄阳市优良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项目备受社会关注。

  保护林业“芯片”,建在大山上的“树库”

  种质资源是林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根基。襄阳境内森林资源极为丰富,许多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但存在保护力度不够、扶持政策不精准、乡土良种培育能力不强等短板。

  2021年,襄阳市抓住政策机遇,在全省第一个利用地方专项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和乡土树种繁育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8处种质资源保存库10834亩、12处种苗繁育基地12752亩、1个现代林木良种繁育中心。

  截至目前,该项目8处种质资源保存库已基本建成,包括紫斑牡丹、华山松、湖北枫杨、三角枫、麻栎、白皮松、油松、黑壳楠、川桂等优良种质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完善围网、界桩、宣传牌以及管护用房等设施,并进行了一轮全面抚育。

  打造树种“诺亚方舟”,可恒温保存上千年

  位于襄阳市襄城区仙家山的现代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技术大楼,是整个项目中投资强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服务功能最全的建筑,分种子冷库、技术推广展示区、科学实验区、办公管理区。

  日前,项目技术大楼已通过工程预验收,正在实施玻璃温室和大棚等配套设施建设。

  “种子冷库是恒温储藏环境,树种可保存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不会丧失遗传性和发芽能力。”承建单位中交广航局项目总工程师郭新安说,繁育中心主要用于珍贵树种林木种子恒温保存、宣传、展示以及开展林木育种相关工作。

  未来,襄阳市利用现代良种繁育中心实验室和高标准育苗基地,整合高校科研团队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对特有濒危珍稀物种扩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产生市场价值,打造汉江流域林业科研和技术人才集聚中心。

  培育乡土树种,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杜仲产业是国家明确鼓励和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襄阳种植杜仲已有2000多年历史,为做大杜仲产业,襄阳市引入中国林科院华仲16号、24号、30号3个品种特许使用权,为建成10万亩优质杜仲基地和50亿元杜仲全产业链提供良种支撑。

  在建设过程中,重点培育适应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和产出效益较高的经济树种,坚持走良种化、专业化之路。因地制宜建成针叶类、栎类、槭类、油茶、杜仲、中山杉、楠木类等7处专类苗木繁育基地。全面采用国家良种基地及国家级、省级种质资源库良种资源,确保良种使用率90%以上。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启动鹿门山、长北山、大阜山等11处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实施“5个百万”育苗工程,即百万良种杜仲育苗工程、百万油茶大苗育苗工程、二百万油茶芽苗砧嫁接轻基质育苗工程、百万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绿化苗木育苗工程,培育、栽植各类苗木4000余亩440余万株。

  据了解,繁育基地建成后,首轮育苗周期(5年)可出圃各类优质苗木800万株,实现产值4亿元,可为10万亩以上国土绿化提供种苗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