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研究院在“科改企业”2023年度专项评估中获评“标杆”。2020年入选“科改企业”,2021年首次接受评估就获评“优秀”,此后晋级为“标杆”,并连续两年保持这一好成绩……包头稀土研究院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创新活力,持续深化科改示范行动,科研工作动力十足、硕果累累。
科研创新归根结底靠人才。包头稀土研究院实施卓越工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科技创新长效对标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多措并举做大人才队伍体量、提升人才队伍质量。作为包钢科研飞地之一的包头稀土研究院杭州分院,融汇了更加前沿和丰富的引才育才方式。包钢本部博士在浙大攻读博士后,日常工作就在杭州分院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科研工作注入“一流智慧”的同时,更为科研人才提供了提升通道和施展才能的舞台。仅2023年一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就刚性引进双一流高校博士、硕士38人,在职攻读博士6人、博士后研究员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并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5人,25名员工担任高校校外兼职导师。与此同时,实施科研团队五年创新提升行动方案、优化薪酬体系、加大绩效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包钢(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崔建国获评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包头稀土研究院副院长刘玉宝获得“中国稀土学会杰出工程师奖”,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侯少春捧回中国稀土科技进步奖……众多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协同攻关,为包钢稀土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