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0年生态公益林区划时相比,尤溪森林覆盖率从73.86%提高到78.48%,从事林下经济的林农人均纯收入达3.7万多元,逐步实现了不砍树、能致富的目标。”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池哲胜介绍。近年来,尤溪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茶等林下经济,林下空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天地。
林下种植 多业态共发展
走进中仙镇西华村,层峦叠翠,杰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宜达沿着崎岖山路,查看基地林下紫灵芝的长势。
西华村是个林业大村。此前,村民主要依靠种植和采伐1.8万亩林地生活。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西华村约6500亩林地被划为生态公益林,禁止以用材为目的采伐。
树不能砍了,如何保障村民收入?为此,西华村免除了村集体林地租金,鼓励村民林下栽培灵芝。灵芝栽培一次可采收4至5年,每年采收两季,当年种植就能见效益。
“灵芝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菌类,深受市场欢迎。我们从龙岩市武平县引进仿野生栽培灵芝菌种,在阔叶林下进行仿野生栽培,去年合作社生产灵芝干品3500多公斤,产值300多万元。”林宜达介绍,合作社建设灵芝栽培示范基地500亩,35户社员每户每年能分到5万元以上。
杰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开发出灵芝茶、灵芝片等灵芝系列新产品,拓宽了销售市场。林宜达说:“合作社正在扩大灵芝基地面积,从500亩增加到1000亩,让社员的腰包越来越鼓。”
在中仙镇中仙村,村民池钟拔则利用当地丰富的松木资源,发展林下茯苓种植。“茯苓的市场很稳定,价格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不愁销路。”池钟拔介绍,目前成品茯苓1公斤收购价30多元,平均每年收益6万元。
尤溪县结合松林改造提升项目,着力打造一县一业(茯苓)建设,先后建立松蔸、段木、袋料栽培3个科研实践基地,并以基地建设为平台,采取“先实验、再示范、后推广”的办法,稳步推进茯苓产业发展。2023年,全县林下茯苓种植面积1.1万亩,产值达1400万元。
除了发展灵芝、茯苓、黄精、粗叶榕等林下药材种植,全县还大力发展鸡、鸭、梅花鹿、棘胸蛙、中华蜂等林下养殖,以及笋、油茶、金柑、松香松脂、植物精油等林产品采集加工产业。此外,依托森林人家、休闲山庄、森林公园,全县发展森林康养、休闲体验、山地运动、生态教育等新业态。
多方发力 延长产业链
发展林下经济,钱从哪来?尤溪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蔡光汉介绍,尤溪推出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福林贷”,通过“银行+合作社+林农”的模式,最高能为林农授信1000万元,与其他贷款相比,“福林贷”手续简便、利率较低,还有1%的政府贴息,现已累计贷出2204户近6亿元。
尤溪县林业局还与县农商银行开发出以油茶农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产品“油林贷”,通过油茶专业合作社设立担保基金,油茶农以油茶林反担保的方式,突破了经济林不能作为林权贷款担保物的瓶颈。
2023年,全县新增林下经济经营面积6000亩,累计完成经营面积58.85万亩,产值达20.18亿元。
发展林下经济,全要素保障是关键。尤溪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从事农林项目税收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惠性税收减免等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加工企业、创业人员等,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
同时,尤溪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根据林下经济种植采集地点、交通、加工产品终端、加工规模等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将以加工粗产品、半成品为主的企业,安排在有一定林下经济种植采集资源的地域。
尤溪县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目前,全县有笋制品加工点30多家,油茶粗加工点100多家,加工灵芝、茯苓等中药终端产品、精加工产品且规模较大的企业两家。其中,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沈郎乡”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